自2009年以来,文新学院共承担包括四川省初中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经典诵读教师培训、中职公共基础课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等在内的各类国培项目多项,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门的统一安排和指挥下,文新学院班子成员和相关责任老师积极响应和配合,充分发挥和积极调动相关老师的主观的能动性和优势特长,统筹安排,紧密组织,使得各项国培活动均达到了较好的预期,赢得了学员的广泛赞誉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信赖。
一、成功的经验
1. 班级健全 管理到位
文学与新闻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培训的各项工作安排。项目工作组精心制定培训管理办法,班级实行双班主任管理制度,每班配备1名具有丰富培训管理经验的干部担任生活班主任,配备1名具有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学科班主任。班主任全程跟班服务,及时了解和反馈参训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参训教师做好全方位的培训服务工作。培训班成立后,建立班委会,辅助班主任老师对班级日常教学和生活情况进行管理。严格考勤、考核制度,确保参训教师全身心投入培训学习过程。
2.报道及时 服务周到
为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相关的教师和新闻专业的学生组成了“国培计划”新闻报道组,由采写组、编辑组、摄像组、摄影组构成,从参训学员报到的第一天开始到培训结束,对所有培训活动进行全程跟踪宣传报道、摄像摄影。另外,还成立了学生志愿者服务组,在整个培训活动安排中,志愿者积极热心地为参训学员服务,受到参训学员好评。
3.课程模块 构建合理
每个项目,均根据文件要求和所需达成的目标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模块。充分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地按照项目要求设置所学课程。如农村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课程模块主要有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模块、语文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模块、语文教学实践参与体验模块,课程模块设计合理。课程模块设计针对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的实际,如在教师职业素养提升模块中,考虑到参训学员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教师职业素养方面也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设计的专题主要是从农村中学特级语文教师成长规律的角度出发,给参训学员新的启迪;在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体现中,课堂教学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提升参训学员语文课堂教学能力的专题讲座;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特别设计了“新课程练笔的问题解决策略”专题讲座,聘请成都市盐道街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卿平海给参训学员做讲座,学员反映效果很好。
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项目培训内容设计为十大模块:师德修养、专业理念、学科知识、实践反思、教学设计、案例研讨、参与体验、教改教研、教育技术、校本研修。每个模块若干专题,整个培训内容构成一个完整体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三个阶段都完成了既定的培训目标,第一阶段的专题讲座主要是进一步提升参训学员的师德修养,加深参训学员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提高参训学员的专业能力水平;第二阶段的跟岗研修与实践反思主要是培养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第三阶段的专题讲座和参训学员的同课异构活动,进一步提高参训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培训项目完成了预定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符合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培训专家的讲座既有理论的深度,也有教学实践的鲜活案例,对学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帮助很大,项目完成情况好。
4.培训方式 追求实效
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力求培训的实效,主要的培训方式有:
①专家讲座
学科专家和培训专家对农村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员的学科专业素养,进一步加深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②研讨交流
针对授课内容,小组研讨交流,通过小组交流使学员加深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③参与体验
在学员参与小组合作的评课、案例讨论中,亲身体验培训过程;小组合作设计同课异构教学方案;学员代表同课异构研究课。
④案例研究
通过案例研讨分析,使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能结合起来,使学员对培训内容有比较具体的理解。
5.学员参与 重在体验
在培训中,注重学员的参与体验,这是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模块,参与体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到乐山市实验中学观摩语文课堂教学、小组研讨教学设计方案、学员代表上同课异构研究课。
6.培训专家 经验丰富
每次培训聘请的专家都是在语文教学研究和语文教学实践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其中,培训的专家学者主要有: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语文学科专家郑桂华;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卿平海;全国百佳语文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刘勇;重庆市中语会副理事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何元俭,等等。
这些培训专家既有在大学专门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又有来自教学一线的经验丰富的语文特级教师和教研员,这些培训专家高水平的专题讲座使学员受益匪浅,学员认为“聘请的专家学者具有深厚的学养,精湛的教学基本功及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突出成绩
1.通过“特级教师的成长之路”的专题讲座和参训学员针对所在地区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讨,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拟定了参训学员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强化了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的教育使命感,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2.通过初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设计研讨、新课程下作文教学分析,加深了参训学员对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提升了参训学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参训学员根据专家对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讲座,完成了一篇阅读教学的课堂设计方案。
3.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交流,使参训学员更真切地在培训过程中体验、实践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在不同观点的交流和同课异构的讲课中,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参训学员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认识能力。
4.形成了大量物化成果。学员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的评课稿,学员代表同课异构研究课录象光盘,教学教改论文集。
三、案例
参与体验是每期国培中课程模块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组织学员观摩语文课堂教学和同课异构研究课,可以使学员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加深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对语文课堂教学专业能力的理解。
为了使学员更好地实践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有更深入的认识,组织安排了学员到乐山市实验中学观摩优秀语文教师王瑜的“语文综合学习——我爱我家”的课堂教学。课后,王瑜老师针对课堂教学设计思路、设想与学员进行了交流对话,下午,专门安排时间,邀请了乐山市实验中学高萍老师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学员进行了研讨,在分析研讨王瑜老师示范研究课的基础上,学员们对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交流,并在点评王瑜老师的课堂教学的基础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的书面作业。
在参与体验中,还根据专家讲座的内容,小组研讨同课异构研究课,小组根据要求共同设计相关的教学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推选学员代表为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师范专业学生讲课,有三位学员代表讲课,讲完课后,安排学员代表点评,其余学员积极参与,在这样的活动中,学员共同研讨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对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切实的帮助。
四、问题的反思及对今后培训的设想(意见、建议)
1.实践观摩课还显得不够。以往由于课程安排及其它原因只安排了一次到乐山市实验中学等观摩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学员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体验方面还显得不够充分。鉴于这个问题,在以后的国培项目中增加观摩课环节,力争至少安排两次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在观摩课结束后,进行充分的评课说课活动,使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学员代表同课异构研究课的点评环节比较仓促。参与点评老师人数少,点评时间过短,研讨还不够深入。鉴于这个问题,在以后的国培项目中继续开展学员的同课异构活动,在上课之前,组织学员根据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在讲课后,增加学员说课的环节,学员对同课异构研究课展开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3.挖掘学员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学员继续为学校师范专业学生讲示范研究课,同时,组织学校中文师范专业学生在学员指导下讲课,学员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