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奇特有趣的脸》教学设计
会理新华小学 付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采用揉、捏、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泥塑,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张奇特夸张的脸,提高立体造型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压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泥塑造型的乐趣, 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有个性化的人物夸张的脸。
2、难点: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自己对夸张的脸的不同变化的特殊理解,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塑造出一个有个性的脸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小游戏变脸:同桌两人做不同的夸张表情!比一比,看谁做得最夸张!
(2)观察不同的脸:
挑选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说说这样的脸给你怎样
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出课题。
2、欣赏、分析
(1)欣赏各种运用了夸张的脸的艺术作品。
(2)总结运用夸张的好处
师:“ 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运用夸张这一手法,可以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3、游戏、感受、讨论
4、技法指导
(1)学生用陶泥制作各种形状,如:球形、长条形……
(2)总结基本技法:团、搓、压、捏、揉、贴
5、教师示范制作
制作一张夸张的脸,引导学生讲出制作过程、方法等。
6、学生制作
(1)制作要求:
用搓、压、捏、揉、贴等方法泥塑一张造型独特、有趣、奇特的脸。
(2)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7、展示、评价
(1)作品摆放在前面展示桌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欣赏。
(2)请学生当小评委,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说理由。
8、延伸、拓展
(1)欣赏。
(2)鼓励学生回去用其他材料制作一张夸张的脸。(绘画、废旧物制作、彩色卡纸制作)
学情分析:从最终的作业效果来看,我认为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的学习方案。学生在下课时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想继续创编,还要继续展览本身的作品。但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也不能尽展所长,有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