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课堂单元小结的方法

发布者: 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0-08-11 22:09:19

初中生语文课堂单元小结的方法

 

巴中市平昌县信义小学  蔡大才 636400

 

 要:课堂单元小结,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使学习更系统化,知识掌握更牢固,学习技能更成熟班内交流,书面总结,画“知识树”,讨论汇报,学生评价等方式是课堂单元小结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单元小结;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很多老师只重视课文的讲析,对于一个单元学完之后的小结往往象征性地说几句,或者干脆忽略不做。然而,课堂单元小结是对该单元的一个提高、升华,是画龙点睛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学习完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进行整理、归纳和概括,由感性上升为理性,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使学习更系统化,知识掌握更牢固,学习技能更成熟

实践中,学生常常依赖于教师进行单元小结,自己只充当回答问题的角色。《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单元小结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因而学生理应成为小结的主体。叶老强调“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体现在单元小结环节,就要求学生自己梳理、归纳知识,发现、探求问题,有所悟,有所得。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养成自己课堂单元小结的好习惯。

    一、学生课堂单元小结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参与教学活动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应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学生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小结,渗透其独特的思维创造,既获得了知识,又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并形成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生效。课堂单元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就会有机会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自我实现的幸福感,这将促进其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3、有利于教师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由于个体差异,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获得、情感体验都会有所不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些情况,只能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真正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使自己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二、学生课堂单元小结的方式

在单元小结环节,考虑到学生的智能差异,变化性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班内交流,总述学习的要点

初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被同伴认可的欲望是很强的。在课堂单元小结阶段,学生的这种欲望仍可以通过班内交流的方式得到满足。教师引导学生到讲台上或者在座位上“帮助同学”总结归纳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学生往往积极性很高。事实上,学生来讲解,其他同学往往会更感兴趣,聆听得会更仔细、更认真,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2、班内交流,反思课堂的得失

在语文课堂单元小结的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学生自我提问的方法,引导其反思自己一单元学习的得失,以更好地投入到后期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问题,提示学生以自我提问的方式加以反思,如:我学会了……、使我吃惊的是……、我发现……、我意识到……、使我感到疑惑的是……、我注意到……、我认识到……、我现在体会到……等等。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就可以在反思中回顾认知过程,反思自己的收获,唤醒其成就感受成功体验的意识

    3、书面总结,表达学习的体验

学生通过反思,以文字形式梳理自己在认知过程中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一些情感性、哲理性的单元,都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这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

    4、画“知识树”,梳理学过的知识

课堂单元小结中,运用画“知识树”,将陈述性知识系统化,便于自我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将重点内容总结,如文言文单元学习后,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句式、文化常识和名句等,可以通过知识树归纳在一起。

    5、讨论汇报,深入文本的理解

这种方式是指在单元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设置一些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做汇报,从而在热烈的气氛中增进学生对本单元文章内容的理解。

    6、学生评价,表述学习的得失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课堂单元小结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回顾,对学习得失进步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如:你对这个单元的内容掌握得如何?还有哪些没弄懂的问题?单元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有哪些获?学生的评价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表述形式;可以是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小组或全班学生的互评,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的结合等。

当然,以学生为小结主体并不仅仅意味着学生自己来小结,而是指其思维过程的真正参与。因此,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外,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共同对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技能的迁移,对情感的升华,只要是学生思维积极参与的,基于学生个体成长的,也都是学生课堂单元小结的重要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和谐、平等、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单元小结的情境要求;建立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评价意见,则是学生单元小结的重要前提。只有这些都具备了,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更好地构建,学生才能在活动中更好地巩固知识,获得认识的深化、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1卷[G].江苏:苏教育出版社1992.

[2]蔡大才等.《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四主”培养模式》[R].四川:巴中市教科所,2013.8

[3]钟晓雨.《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周小山 严先云.《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山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十周年展示

办公地点:继续教育学院(滨河路778号乐山师范学院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旁) 办公电话: 0833-2276500 邮编:6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