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培——我的教学观

发布者: 祝莉 发布时间:2020-08-08 11:02:44

我的教学观

会理组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如果要把学生教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从教已有一十八年.细想我走过的教学之路,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我记得当年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楼门口有这样几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就是说,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来.而如果我当老师不具备这点素质,即不能教好书,也不能育好人.当前形式,有些人虽然有佷高的学历,但是道德败坏,无视纪律和国法,他们为了钱,为了权,不惜做出有辱国格,人格,出卖国家机密,出卖灵魂和肉体的事.而相反,有的人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却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自己的一生.

    我们当老师的人是一面镜子,学生的楷模,我们的言行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要有高尚的情操.

 ,老师要有责任心,爱心

    老师没有责任心,纵然他有高的学历和能力也不能把学生教好.而只能是误人子弟.另外,老师还要有爱心.我教的是初中学生,学生都在学校里住校,有的学生家离学校很远.特别是学生生病,家长不能及时的赶到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急时的把学生送去看病,学生的生活费掉了,我就借钱给学生.平时经常到学生寝室关心学生的住宿情况.如果学生有什么困难,想办法帮他们解决.我发现,离家远的学生很想家,如果没有老师的关爱,流失的学生会很多.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常言说得好,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学生不喜欢你这个老师,则不会喜欢上你的课,那么你的教学效果会很差.你的课学生会逃课,不做作业,甚至跟你对着干.因此,你必须让学生喜欢上你.

 

我的教学观

---在英语教学中凸显人文性

夹江县土门中学  韩利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的经济学家张炜认为,“中国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的教育,提倡的都是‘寻求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鼓励学生按照他们的兴趣创造性的提出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拼命地“寻求正确的答案”呢?究其原因,无非是其背后隐藏的功利主义思想作祟。“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鲤鱼跳龙门”的思想几乎渗透入了每一个国人额灵魂里。

所以,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一线的英语教师,对于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似乎都定位到了应试功能,从而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英语教学想当然地就是围着教材转圈,读教材、背教材、考教材。跨文化意识、创新能力、良好的品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一些很难用量化指标加以评价的因素,都是隐性品质,并且都不会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即时体现,因而英语课程的人文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教师仅仅用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字来体现;当然,还有部分英语课堂中我们根本无法寻求其足迹。很多时候,我们许多老师也感觉到我们的英语课给人一种听、说、读、写的纯语言操练的感觉。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缺少了一些人情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但效果却越来越差。因此,今天我想就我的一些教学实例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英语教学观。

一、对教学中的每个细节进行深度挖掘,凸显人文性。

以外研版教材八年级下 Module 6 Hobbies  Unit 2 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为例。该课为一篇阅读文章,包含四个部分:Hobbies advantages;David’s hobby—writing;Writing make David famous; David’s other hobbies.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文本内容后,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关键词对文本进行了复述。按照通常教法,该课可以就此打住。可是,学习该课之前,我让学生在班级做了一份关于爱好的调查。

Do a survey about hobbies in your class.Then fill in the table.(在班上做一份关于爱好的调查,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Your classmates names

  Hobbies

   Reasons(原因)

 

 

 

 

 

 

 

 

 

 

 

 

 

 

 

在这份问卷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爱好集中在看电视、玩电脑游戏、聊QQ上,如果直接给学生进行说教,告诉他们这个爱好不好、那个爱好不行,我估计学生根本就是不以为然。怎么办呢?思考再三,我在新课学习结束后,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

Discuss: Are the following ideas right or wrong? Give your explainations.(讨论下列说法正确还是错误,说出理由)

 1.All the hobbies are good for us.

 2.We should spend all the time on my favourite hobby.

 3.Some hobbies can help us improve English.

这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然而然的明白:我们该选择哪些有益的兴趣爱好加以培养、如何解决兴趣爱好与学习相冲突引发的矛盾---合理安排时间、以及通过哪些兴趣爱好促进英语学习。

通过学生自己交流得出的结论,说服力远远大于老师的说教。而且,这种人文性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发生,其对学生的品行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又如在教学外研版教材九年级上第六模块中,学习if条件状语从句时,我让学生讨论了一个非常老套的话题:If you have enough money,what will you do? 课堂中,学生讨论非常激烈:S1:I will buy a tall building if I have enough money.

S2: If I have enough money,I will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S3: If I have enough money, I will buy more beautiful skirts.

S4:I will open a supermarket, if I have enough money.

S5:I will……

学生发言非常踊跃,我把他们的答案一一写在黑板上后,我以非常专注的态度看了黑板一分钟,我告诉学生:你们的发言很棒,几乎没有语言上的错误,if从句掌握得非常好。可是,我总觉得你们的答案似乎缺少了什么,到底是缺了啥呢?学生在思来想去,都呆呆地看着我。我问你们的房子为谁买的?你和谁一起去环游世界?你漂亮的裙子是给谁的?你…?我看到部分学生恍然大悟的样子,于是让他们继续发言:

S6:If I have enough money, I will help the poor children.

S7:If I have enough money, I will buy many things for my parents.

S8: I will help more sick people, if I have enough money

这次,我真心的为每个学生竖起了大拇指。我告诉他们:我们每个人不只是为自己而活,当我们有了能力之后,我们应该回馈父母、回馈老师、回馈这个社会。中国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整个社会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的观念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所以,我认为培养好孩子首先应该培养他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堂中,我仅仅抓住学生答题环节中的细节,及时引导孩子价值观的建立。这正好体现出了我们教材的人文性价值。

二、对教材的文本主旨进行挖掘,凸显人文性。

以外研版教材八年级下 Module 9 Friendship为例。该模块呈现的主旨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如何处理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学会包容、宽容别人。友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作为初二学生,很多孩子正处在逆反期,对于家长、教师的话许多孩子并不放在心上。友谊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如何选择交友至关重要。加之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学生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事完全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亦如此。要达成文本目标,单纯的学教材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单纯的说教也只好适得其反。为此,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我通过了下面这样一些环节的设计来引导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

1.在学习第一单元之前,我先让学生讨论: What is friendship?(什么是友谊?)

2.第一单元学习完成后,我设置了一个Work in pairs.的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交友中存在的问题、困扰,并寻求帮助。

  Your problems with friendship

Advice on your problems

I’m shy and I havent had many friends.

Why not talk more with your classmates?

 

 

 

 

 

 

3. Discuss: How can you make other people feel happy?  (你怎样让别人快乐?)

    4. What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like?   I think that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5. Writing.

1.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How did your friendship start?

    2.What makes your friend so special?

    3.What do you do together to have fun?

    4.Do you think your friendship will stay the same in the future?Why or why not?

Describe your friend.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her or him.

通过一系列关于友谊的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或写作,这一切对友谊的认识都是渐进的 、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在这些环节中加上老师适当的引导交流,其对学生的影响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三、从结合文本所设置的活动中进行挖掘,凸显人文性。

    70年代N.S.Prabhu在印度邦加罗尔进行强交际法观点的教学实验,他把学习内容变成一个一个的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那些交际任务的活动去学习。如今,强交际观点已经失势多年,但英语教学中都离不开活动。活动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使用目的语言的环境,同时也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创造了机会。当然,这个环境的设置应该打破学生使用英语的紧张心理,激发其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参加。

外研版教材九年级上 Module 6 Problems. 在第一单元的对话中主要介绍了一个学生Tony和他的父亲就课外活动与学业的安排上产生的矛盾,双方各持己见,都据理力争。该课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期望,合理分配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我们知道,现在大部分学生在与父母的相处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矛盾:有的学生认为父母太唠叨;有的学生认为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有的学生认为父母亲对自己要求太严格;有的学生认为与家长无法沟通……学生很困扰,他们期望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些矛盾?为此,根据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我结合文本内容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题:  My parents are too strict with me and I can’t communicate with them well.What should I do?由于话题的设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讨论非常热烈,而且一些与家长相处非常好的学生根据自身经历给学生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没有妈妈的女生的发言,当时很多孩子都在抱怨自己的妈妈很严格、唠叨,可她说了如果我的妈妈对我很严格、很唠叨,我会觉得很幸福,可惜我没有妈妈,所以请你们珍惜所拥有的幸福。这时,我发现教室突然变得很安静,孩子们似乎都在思考这种唠叨的幸福。在模块学习结束后的模块习作中,还有很多学生发表了这个学生的发言给他们的震撼。

本模块第二单元的课文是以报刊或杂志中读者来信寻求建议及回复给出建议的形式出现的。编者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学习后,当自己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和烦恼时,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结合教材,我考虑到近期我们班出现的较多的早恋现象,我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讨论活动: I like a nice girl/boy in our class, and I can’t put all my heart  into my study.What should I do?其实多年来,我发现许多家长和教师针对学生早恋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是花样百出,可结果并不尽人意,久而久之,早恋成为了一种听之任之的现象。但我们的学生实际上处于一种彷徨、茫然,甚至不知多措的尴尬状态之中,他们想找人述说,但又怕遭到教师、家长的严厉批评。到现在我都还清晰的记得我抛出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兴奋劲。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我借机告诉孩子们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正常的情感需求,只是我们应该考虑这个人哪些地方值得我喜欢。同时我建议孩子们回家后自己写写喜欢上某个人后对自己带来的有利的影响和不利的影响,自己将两方面进行比较。我相信,孩子们今后在处理这方面的问题时会慎之又慎。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很好地渗透人文性,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把学生当做不断发展的活生生的人看待,要在教学中关注到个体的差异性,要熟知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教学中和学生共同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与快乐,让人文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心灵。

 

我的教学观

犍为县国培学员小组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根本无法回答我的教学观到底是什么,头脑里面也想到了一些答案,也不知是否正确。所以我想首先弄清什么是教学观。

一、什么是教学观

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采取的态度。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这个解释中,我们知道了教学观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只有秉持正确的教学观,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我们的教学观

1、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如果学生不与教师积极配合,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就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也不再是发话的权威,滔滔不绝的演讲者,而是先行组织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成长。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学生能凭借自身的力量能弄懂的知识就应该让他们自己来完成,老师只需引导就行,即使是新知识,只要老师引导恰当,也能由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弄懂,这个主动求知的过程是快乐的,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拿到一个教学内容我们就要区分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哪些是能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哪些是只有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才能理解的知识,这样才能便于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面向全体的教学观

在教学工作中,老师往往会更多地关注优秀学生和听话的学生,而对于学困生和调皮的学生关注较少,当然更不能歧视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了解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尽可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而调皮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原因,他们在家庭里要么被溺爱,要么就是放任不管,家庭教育缺失或方法不当,他们在大部分同学和老师眼里常常被瞧不起,但是他们本质上还是希望被老师关怀和肯定,所以我们不要讽刺挖苦这部分学生,而且要主动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灰色的学校生活一点鲜艳的颜色,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增添一点信心,给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增添一点勇气。假期里面我为一名好友的孩子免费辅导英语,这个孩子基础很差,只有30多分,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他不会写单词时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有一只手五个指头都伸直了,嘴巴还用力往外伸,就像一朵喇叭花,面部表情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样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后来我给我的家人就说,“成绩不理想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是害怕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失去勇气,这才是他最大的悲哀”。其实在我们农村学校里面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很多,老师们,我们和我们的学校能不能采取一些措施让这些孩子有所改变,让他们更阳光,更自信,不再过早辍学成为街头混混,成为童工,把育人真正放在首位,而不仅仅以分数高低论英雄。

总之,教师应该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人文关怀,为学生的未来打开一扇窗,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的教学观

雷波组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习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下给教学下的定义,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教学观的见解,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教学必须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灵魂就是思想,学生的良好品行。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园丁就是要对幼苗进行扶持,进行培土,除杂草等,就是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因此,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者,更是学生生活的导师,是学生道德的领路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应该是教学的首要职责。
  其次,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到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要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教师要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成功要及时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即使不成功,也不要轻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教学是要用爱心去浇灌的,教学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放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自己的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当教师主动去关心学生,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仰慕心理,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可信赖之人,学生对教师愈加信赖,自然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我的教学观

---遂宁市船山、安居教师组

 

“以事业为重,用心灵育人。”是我十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追求。

我相信:在教学工作中,用爱的和弦,会奏出美的乐章;在与同事相处中,用无争的音符,会谱写出和谐的旋律;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用真诚的文字,会书写出真情的篇章;在和学生相处中,用平等的话语,会烙下精彩的友谊之花……

教学工作,不是应付,更不是赚钱的手段,而是用心灵去呵护蓓蕾成长的一种期待的幸福,用心能听到的花绽开时欢悦的笑声;用宽容去抚去灰尘,用鼓励去给予力量;用引导去点燃希望,用激情去成就人生。

每当自己踏入教室的一刹那,每当看到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站在讲台上,好像自己在做世界上最最灿烂的事业,当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充实的,人生是无比幸福的。在教育教学的路途中行驶着,我越来越觉得对学生的爱一天比一天浓烈。学习上,引导他们拥有积极的心态,让他们学会选择:是枯燥地学习、是快乐地学习、还是享受地学习;让孩子们自己分清不同层次的学习,变学习为享受,在学习中找到胜利的喜悦与充实的幸福.

在工作中,不与同事争物质,与自己争学习,让自己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其实就是变不争为正真的争,这种学习提升所带来的结果远远比小小的利益大得多。工作中少了所谓的斤斤计较,自己的生活也就高雅、和谐的。其实在平凡的工作中,是可以让自己变得超脱些。

家长是我们培育花朵的根,根不牢,我们的汗水白费。所以与家长沟通,我让自己有时候是知心的朋友,有时候是高傲的王子,有时候热情点,有时候冷漠点……教师也是人,需要尊重的人,我们不是人格卑微的奴隶,我们是在做着人世间最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们只要真诚,生活意义演绎的很精彩。

每带一届学生总会有个别孩子特崇拜我,甚至拿我当偶像,一遇到新闻事件立即给我汇报,遇到我,之前不爱英语的孩子会爱上英语。这也是我的“变色龙”性格所带来的好处,我喜欢赏识他们,但批评也很苛刻,这样给学生的感觉是谁有错误都一视同仁。其实这些都源于我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

十年来,觉得做教师人生是丰满的,内心是充实的……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山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十周年展示

办公地点:继续教育学院(滨河路778号乐山师范学院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旁) 办公电话: 0833-2276500 邮编:6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