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我带着一颗渴望而又真诚的心来到乐山师院参加“国培计划”(2107)——中西部及幼师国培研修团队的培训。此次培训历时长(前后共两年),内容广(学科教学、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综合素养等)、形式新(专家授课,跟岗及返岗实践活动,分组专题研讨,集中分享等)。可见乐山师院对此次国培计划的重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通过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家教学,与培训教师同台切磋,受益匪浅。 每天的感觉都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专家名师,聆听不同类型的精彩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来至专家和同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在自由交流中感受到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一、转变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在培训学习中,我时刻告诫自己:紧跟时代、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时,还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积极主动落实乡村教师培训计划,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充分发挥研修团队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让培训的种子能开花、结果。在2018年县上开展的国培送教下乡和工作坊活动中,我多次承担专题讲座《让口语交际教学更有实效》、《低段儿童说话写话训练》、《如何撰写教育案例故事》等,培训学员收获颇多。
二、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
通过国培培训,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不但要更新观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新课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不再是学生的主宰,教师应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做好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在2018年县上开展的国培送教下乡和工作坊活动中,我全程参与研修团队夏华贞、赖丽芳、段立萍、李毓敏、魏秀华等老师精读课文、习作教学、口语交际、古诗教学、群文阅读课等课型的磨课指导,效果好。
三、更新知识,提升业务水平
这次国培学习,给了我们教改机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语文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国培、网络研修、校本培训、送教下乡、工作坊研讨等)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存。因此,在返岗实践时,我们努力引导老师们把原来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学内容也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在2018年县上开展的国培送教下乡和工作坊活动中,研修团队夏华贞、赖丽芳、段立萍、李毓敏、魏秀华等老师献上的精读课文、习作教学、口语交际、古诗教学、群文阅读课等几种不同课型的观摩课,受到了学员们的高度评价。
总之,国培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国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充分发挥研修团队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
资中县水南镇中心学校 邓雪梅 2018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