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5日,我们一行40人,踏上了去乐山师范学院的汽车,开启了“国培计划”(2017)——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教师培训团队乐山师范学院培训班的研修之旅。自此,“国培”走进了我的工作。
一、不同的“国培”,不同的定位
动员会上,原教育局局长杨文政对大家提出了殷殷希望,他把这次“国培”教师培训团队定位为纳溪区“云溪乡土未来教育家”教学类来打造,要求每个学员加强自身修炼,做学科教学“领路人”。作为“国培”项目教师培训团队,我们将分2年,在乐山师院接受为期60天的培训。培训时长和肩负的任务告诉我:这次“国培”绝非以往。在乐山师院,白天,开展既定培训研修;晚上,纳溪团队增设培训方案策划与制定、成果预设、故事分享、节目表演等活动,大家在紧张、愉快的培训研修中“累并快乐着”。把握这次不同的“国培”,争做一名优秀的培训者,我反复提醒自己。
二、培训中反思,思辨中提升
在乐山师院集中培训中,不仅领略了高校大咖的文化盛宴,还领悟了省市培训机构优秀的培训成果,体悟了学校校本研修先进经验和一线优秀教师精彩课堂技艺。受卿平海校长“三方圆课”、乐山师院杨建辉教授“四结合五引领六环节”教师培训模式启发,我负责的网校整合项目采取“五步”法推进集中研修活动,即:⑴短、小、精的微讲座分享初构成果框架;⑵同课异构研讨课印证初构成果;⑶学员观课议课,研讨、修正、完善成果;⑷根据学员研修意见优化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研讨课展示、验证研讨成果;⑸再次观课议课,深化、固化成果。聆听专家精彩讲座,接受智者思想熏陶,我在培训中反思,思辨中提升。我深切感受到“平台有多高,视野就有多广”。
三、实践中体验,历练中成长
集中培训习得理念为我添翼,步入策划与组织管理“国培”的实践,我越发自信、自如。我深知“舞台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收获就有多大”。我不敢怠慢工作,带徒弟、研课磨课、上示范课、举办讲座、成果展示等,我没有放弃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也尽力带领一群人前行。一年多来,撰写的《利用“区域化同步课堂”系统开展“同步教研”的策略思考》《利用“区域化同步课堂”系统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分别刊登在《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年第7、12期上,为“同步教研”提供了范式。主研的《边远农村中心校发挥校本研修的中枢作用》在四川省首届校本研修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四川省新时代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研讨会”上作交流。
回顾过去,两年的“国培”即将结束;展望未来,“国培”路漫漫。“国培”永远在路上,我带着感恩的心享受“国培”,一路历练一路歌!
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 先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