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引领 用爱铺路

发布者: 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0-08-11 21:55:51

  

   作为江阳区一名美术教研员,能成为国培计划中的一员,能与优秀团队一起接受洗礼,倍感幸福。在国培的路上,深知自己的责任。现将一年的学习情况作以下汇报。

一、做好引领者,恪尽职守,全面组织江阳区美术国培学习

在培训学习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作为。

1.有计划、较全面地设计规划江阳区中小学美术送教下乡方案,进行团队建设,开展管理评价,撰写项目培训内容,制作讲座课件,积极组织培训实践案例,收集提炼项目成果等工作。

2.始终以一名优秀美术教研员的姿态,带头在美术团队中端正态度,更新理念,认真学习。为了帮助参培的乡村中小学美术教师提升四大教学技能,虚心请教我区各学科优秀团队,借鉴先进的做法,让美术国培班的学员能充分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3. 认真组织讨论确定项目的研修课题,每一次骨干示范课、学员研究课分别进行研讨、论证美术课型、内容、材质,是否适合本乡镇学校的学生。并积极指导送教团队教师设计教学,用先进的美术理念引领教师,所有呈现的美术课能体现出让学生们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如,《红色的画》学生们能体会感悟不同的红色带给人的情绪等;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殷楠老师执教的《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以本地出名的油菜花作为切入点,学生们熟悉的身边事物,很有兴趣。能体现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如,叶静然老师、赵静老师执教的《羌族风情》,通过对羌族丰富文化的了解,学生们在羌族文化背景中去绘画、去欣赏羌族的人和物。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石岭小学课题为人美版六年级《纸箱板上的新发现》,两位乡村教师带来诊断课,激发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大胆创想,学生们在纸箱板上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美好画面。

4. 本学年送教下乡分别深入八所乡镇学校。组织团队及专家讲座共计20次,骨干示范课八节,学员诊断课24节,微课120余节,案例撰写400余篇,美术课件设计制作56节,简报4篇。

二、做好铺路石,专业引领,带领江阳区美术国培班开拓创新

美术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按照“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四个环节,通过“所有参培教师同备一节课(同课异构)——乡村教师上诊断课——送教下乡培训团队教师上示范课——省市专家或教研培训中心学科教研员做专题讲座——分小组总结提炼——成果展示”的流程,着力培养乡村美术教师教学实施的能力。

1.按照以上流程,我将四项技能融入其中,同时,也侧重美术课程教学设计进行开展活动。深入研究美术教学设计的策略,即,教学准备的策略、教学实施的策略、教学评价的策略。我提出“以情优教”“以美优教”的理念,探索教学准备,要充分营造审美氛围,教学目标实现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 美术教学准备包括多媒体技术,信息搜集、处理;素材、活动、内容等。让教师们深知,只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合理地安排,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其次,美术教学实施,存在更多的不可预见性,因为美术没有唯一的答案。我引导教师们在实施时,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来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美术作品,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相反的意见。提倡个性自由。

第三,美术教学评价策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进行“学”。我提出有“理由”的鼓励评价。我们积极研究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研究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

2.引导国培班教师们探索出美术课堂多样化的组织形式结构。我们打破单一“秧田式”的课堂形式,探索出方桌式、圆形式、马蹄式、月牙式、灵活式的形式结构。

3.积极引导教师们开展设计制作1~6年级美术课程课件,争取2019年春期资源共享,为全区美术教师提供有效的美术资源,为高效美术课堂注入活力。

国培路上,我将继续以严谨、务实、勤奋、高效的姿态,与美术教师们一起前行。

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赵 珣

2019年1月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山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十周年展示

办公地点:继续教育学院(滨河路778号乐山师范学院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旁) 办公电话: 0833-2276500 邮编:6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