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运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发布者: 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0-08-11 22:11:00

多媒体运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自贡市田家炳中学校   程霞

关键词:中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  思维  教学手段  速度  板书

前年,我校教室中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成为常态。在这一年多的中学语文教学中, 我们利用多媒体的容量大、快捷方便、形象生动这些特点,把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生字生词,知识要点,提问以及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影像等,结合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机的组织进入课件中,让课堂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材料生动形象,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紧紧的围绕着老师的指挥棒转。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教学效果看似也不错。但是,在这一年多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我感觉到这届学生和以往我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教的学生相比,虽然知识面和思维范围等看似更广阔了,但识记的知识反而更不牢固了,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反而有所下降,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方面,总觉得也有些欠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感到很困惑。于是我认真的反思了在这一年多的语文教学,感觉到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多媒体运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值得我们大家探索和思考的地方,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不能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中学语文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感悟和思想启迪的训练,而且特别注意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艺术,而文学艺术却是一种视觉和想像的艺术,二者应该说是有区别的。如果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当,或我们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反过来会束缚教师和学生的手脚,甚至出现教师和学生被课件牵着走的现象,这对中学语文教学是极其不利的。例如,我们在教《故宫》、《苏州园林》时,利用多媒体,把它们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展示出来,和写作内容相互照应,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课文魅力。而当我们在学习文学作品时,选取图片影像等时就要注意了。例如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把电视剧《红楼梦》中这一选段的视频放映给学生看,那么,也许在人物形象的分析时,在布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或许会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受演员的表演和视频中有限的场景的制约,影响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阅读《红楼梦》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生活阅历,读出自己心目中的最美的林黛玉,王熙凤等等。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艺术的无限丰富的表现力,深沉的感染力,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不是让单调的图片、视频出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扼杀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抑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即使要用这段视频,个人认为可以在课文快结束时,让学生在欣赏电视剧中的演员的表演和拍摄的场景时,想想我们眼前看到的电视内容和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的画面有哪些不同,我们的想象有哪些不足,可以改进的有多少。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有可确定的一面,但又有其模糊的一面。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分析课文时,必须给广大学生留下一个进一步探究的巨大空间,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看法多媒体的使用固然能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但同时,却强化了学生对多媒体所传达的既成观点的认同和依赖,也就相应地弱化了学生本就需要亟待提高的创新能力。语言文字有其抽象、概括的特点,就直观性而言,它逊于其他传媒,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通过语言文字的精彩描述,可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语言文字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在语言文字构筑的天地里自由翱翔。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盲目进入,使这个巨大的想象空间缩小了。林黛玉、哈姆雷特只剩下电视屏幕上的一个形象,不再是“一千个”了。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滥用,更不能占用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时间,以致本末倒置。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有一位教师在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尔上尉的信》时,老师出示了作家雨果的文学常识,雨果的名言,文章的写作背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段,圆明园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圆明园里的字、画、文物等等。这节课的内容看似丰富多彩,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集中,可是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时间很少,更别谈对文本内容有有个性的思想见解,当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没有达成。我们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许多教师纯粹是为多媒体教学而利用多媒体。如何把课件制作得精美考虑得多,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料为语文教服务考虑得少。教师在课堂上只顾忙着播放预先制作好的课件或剪辑的资料,既不深入讲解,也没有重点、难点的板书。把语文课上成了近似美术、音乐的欣赏课。使学生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学生所获多为转瞬即逝的影音杂烩,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朱熹先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的求真务实,就应该体现在对文章最直接的阅读分析、理解和感悟上所以,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应和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切不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抛弃优势方面,只是为了赶时髦、摆花架子,顾此失彼。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内容不要贪多,教学速度不宜过快,要给学生留下思维活动的空间。

 多媒体课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但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展示时速度把握不当,大量的信息在眼前一闪而过,学生还来不及阅读、思考、理解、整合、记录,这种囫囵吞枣似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武陵春》时,问:词用了哪些手法表现愁?接着马上出示ppt:在原文中找出下列句子:触景生愁的句子是?细节传愁的句子是?直接抒愁的句子是?比喻摹愁的句子是?前后五个问,教师和学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解决了。教师既没有给学生留下多少思考阅读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留下多少记录的时间。我不知道这位老师的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但听课的我思维却给不上这位教师的速度。我还在迷糊中,而教师又在讲下一个内容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火候,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更不要扼杀了学生创造的机会。

    四、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和板书有机结合。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有的教师把板书设计在多媒体课件中,课堂小结时展示一下完事。我认为这样做不好。没有板书或者仅仅只是展示一下板书,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有较强的记忆,而他们所记忆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另外,课件只要设计出来就是固定的,在执行过程中不变动,而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的交流,是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无法预计,这也要求我们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而教师的适当板书,可以弥补多媒体的这一缺陷。此外,在评讲一些例题的时候,若将解题过程也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同样不可取。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解边书写解题步骤,有利于学生跟上老师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每一步间的知识点,真正实现学生听老师讲解,而不是学生自己看题,也强化了学生的“想”甚至“做”。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失去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会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方面还应该是教师的基本功,要有渊博的知识,对所讲授的内容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时刻把握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状态,用教师特有人格魅力来启迪和感染每位学生,让学生有美的享受。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山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十周年展示

办公地点:继续教育学院(滨河路778号乐山师范学院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旁) 办公电话: 0833-2276500 邮编:6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