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中阅读 在阅读中快乐

发布者: 继续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0-08-11 22:57:21

在快乐中阅读  在阅读中快乐

     南充市南部县大王镇小学   李斌

摘要: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 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阅读,喜欢阅读,从阅读中获得快乐,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师一道难以跨越的坎。当今的多元文化造成了学生的盲目崇拜,他们更多的倾向于影视音像作品的欣赏,而冷落了文字文学。应试是学生阅读的唯一目的,这样阅读的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这样的阅读谈何快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作业负担。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与之一起阅读,而后一起分享阅读心得。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行万里路”,开启“读万卷书”的兴趣之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让许多爱好它的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尝到了“甜头”。 

关键词:( 快乐阅读 阅读环境 阅读欲望 阅读时间 阅读效果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 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阅读,喜欢阅读,从阅读中获得快乐,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师一道难以跨越的坎。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更是深有感触:当今的多元文化造成了学生的盲目崇拜,他们更多的倾向于影视音像作品的欣赏,而冷落了文字文学。加之教材课文编排难以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从而导致学生机械阅读,阅读机械,造成如今的读死书,死读书。应试是学生阅读的唯一目的,这样的阅读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这样的阅读谈何快乐?

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从而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呢?我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过尝试:

第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阅读环境分为外部物质环境和周围情绪环境,即阅读硬环境和软环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求知欲特别强烈,但自制力往往较差,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读书环境。首先是硬环境的创设,从整个校园到教室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可忽视,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书香四溢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由被动阅读走向主动阅读。其次是软环境的营造,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而不能成为痛苦的摧残,喜欢阅读的学生如处身于一个闹哄哄的环境中阅读,无疑是一种摧残,让学生在一个安静的教室,静心阅读,便能享受书中的乐趣。让一个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处于这样一个飘满书香的教室,他能不受到熏陶吗?

    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尤其重要。例如在教学《故乡》这一课时,我首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懂为止,学生立刻忙碌起来了,读得有滋有味,有的边读边圈点,有的与小组同学互读,个个兴趣高昂。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验,尽管他们的感悟与课文的主题多有偏差,但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我都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作者的思想里去,收获了一份独特的阅读快乐。保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二,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作业负担。时间是学生阅读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我取消了语文学科的所有家庭作业,以前所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外乎就是抄写生字,背诵课文之类的,这样的作业牺牲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让学生重复机械的做作一些对语文学习毫无帮助的事情,使学生养成了一种疲于应付的习惯。因而丧失学习兴趣。读书也变成了一种痛苦的事业,这样学生还愿意读书吗?把时间让给他们,让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这样他们成了时间的主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没有丝毫的读书压力,把读书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这样的阅读便会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带来的无限乐趣。我曾经问学生,你们回家时愿意读书还是做作业啊,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说读书,我就要求他们每天回家至少读四十分钟书(当然内容不限),但必须有所感悟,第二天在班上交流,分享收获,没想到学生的发言超过了我的想象。每一个学生都收获了读书的喜悦。

第三,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与之一起阅读,而后一起分享阅读心得。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把每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老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何种地位。做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一些能让学生获益匪浅的文章,并与之共同阅读,共同探讨。教师要真正去读,与学生分享你的读书心得,分享每一句所蕴含的哲理,分享每一处让你感动的地方久之,学生终将会受到感染,能很快地在班上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真正的教师,必须是爱好读书,其读书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精神成长打好基础。在课堂外,教师要与学生一起阅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交流。如老师经常与学生一起去阅读室读书,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学生中传阅,把自己的读书计划拿出来与学生交流。这就能够使学生了解老师阅读过程中的一招一式,从而在师生互动中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如经常召开师生共读交流会,不但能够提供老师和学生思想交流的机会,关键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优秀的学生见解独到,感悟深刻;中等的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后进的学生学习到了读书的方法、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第四,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行万里路”,开启“读万卷书”的兴趣之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阅读的最大动力。“行万里路”即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对学生的熏陶会远远超乎课堂所获。如:在教学《隆中对》一课时,里面出现了很多的地名:冀州,益州,荆州,汉,沔等。学生由于对古代地名不太了解,所以就限制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不能理解刘备为为何要三顾茅庐,更不能惊叹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旷世之才。所以在学生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后,我让学生走出课堂,用各种方式收集古代地名的变迁,并将课文中所涉及的地名绘制成地图。第二天的课堂上,我让他们来展示,学生的收获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不但完成了我的要求,了解文中所涉及的地名今在何地,绘制了当时的天下局势示意图,还为刘备绘好一幅一统天下的战略示意图。他们完全代替了我的工作,当起了军事家,分析的头头是道,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他们通过阅读,收集了大量的文学常识,地理知识,扩大了知识面,在阅读中享受了成功的快乐,过了一把军事家的瘾。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让许多爱好它的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尝到了“甜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们不用尘世功利的心态去对待读书,不能为了考试而读书。其实读书它恰是读书,我们开心就行。或许,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这样读书是不为外物所滞,而求于内心,为人所吸引的,我认为,这就是读书的真正乐趣了。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乐山师范学院“国培计划”十周年展示

办公地点:继续教育学院(滨河路778号乐山师范学院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旁) 办公电话: 0833-2276500 邮编:614000